亚洲精品揄拍自拍首页,久久国产综合91,久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vr,久久综合久久无码

  • <rp id="b40sa"><menu id="b40sa"></menu></rp>
  • <table id="b40sa"><p id="b40sa"></p></table>

    <table id="b40sa"></table>

  • <progress id="b40sa"></progress>
      <var id="b40sa"><track id="b40sa"><ins id="b40sa"></ins></track></var>
      中國西藏網(wǎng) > 新聞 > 西藏新聞

      珠峰高度是怎么測量出來的?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08:49:00來源: 人民日報

        12月8日,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8848.86米。

        這是我國第3次成功測定并公布珠峰高程。

        珠峰,是世界之巔,也是觸達(dá)人類生存極限的苦寒之地。

        測量珠峰,對中國測繪人而言,既是一生的夢想,也帶來身體和心靈的極大考驗。

        2005年,時任人民日報教科文部記者的趙亞輝在珠峰和西藏跟蹤珠峰測量隊采訪118天,近距離接觸到這群英雄的平凡人性和大地雄心;2009年,他再一次跟隨珠峰測量的主力軍——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在青藏高原行走并生活了100多天,歸來后,他把途中的所見所聞訴諸筆端。

        當(dāng)珠峰新高度公布之后,他在朋友圈這樣深情寫道:

        今天珠峰新高程公布,想起15年前那群平凡人聚集在一起,做了測量珠峰這件不平凡的事。有幸遇見你們,真好!隊友們,你們是數(shù)據(jù)背后的英雄!

        有的英雄在槍林彈雨中造就,有的英雄在波譎云詭中磨煉,有的英雄只是默默用雙腳丈量著中華大地。

        讓我們跟隨他一起走近珠峰測量的背后,感知和重溫他們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微信圖片_20201209223217.jpg?x-oss-process=style/w10
      珠穆朗瑪峰海拔5200米的營地

        2005年4月,國測一大隊執(zhí)行高程復(fù)測任務(wù),升起國旗

        在常人的眼中,中華大地是什么樣子?

        是起伏的高山,是連綿的大河,是壯闊的草原,是茫茫的大漠,是一幅幅美景組成的波瀾壯闊的畫卷。

        在測繪隊員的眼中,中華大地是什么樣子?

        是一個一個的點(diǎn)。點(diǎn)有千千萬萬,數(shù)也數(shù)不清。

        每一個小點(diǎn),都有一組詳細(xì)的數(shù)據(jù),標(biāo)示著它的精確信息和地理位置。別小看這些地理數(shù)據(jù),飛船上天、跨海大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diào)、三峽工程、青藏鐵路、數(shù)字城市……國家每一項重大工程,都離不開它的支持。

        而這無數(shù)小點(diǎn),組合在一起,就代表著中國。

      微信圖片_20201209223834.jpg?x-oss-process=style/w10
      冰雪中的五道梁測量點(diǎn)全景

        這些點(diǎn),不論在高山,在大河,在草原,在大漠,都必須有人一個一個走上去,架起儀器,讀取數(shù)據(jù),編入檔案,畫出地圖。

        干這個活的人是誰?就是以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以下簡稱國測一大隊)為代表的測繪科技工作者。

      微信圖片_20201209223848.jpg?x-oss-process=style/w10
      在昆侖山,測量隊員寧偉(右)、張建華正進(jìn)行GPS衛(wèi)星觀測

        國測一大隊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專業(yè)測繪隊伍。從1954年成立之日起,有隊員就懷有這樣一個夢,要測遍中國每一寸國土。

        為了完成這個夢,一個人不行,那么一支隊伍去;一代人不夠,那么幾代人前仆后繼上。

        轉(zhuǎn)瞬間,56年過去了。他們24次進(jìn)駐內(nèi)蒙古荒原,28次深入西藏?zé)o人區(qū),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已有5000多萬公里,相當(dāng)于繞地球1250多圈。有不少老隊員,徒步測量走過的路,超過20萬公里,相當(dāng)于繞地球5圈。

      微信圖片_20201209223923.jpg?x-oss-process=style/w10
      隊員張建華在冰雪中堅守

        他們累計完成國家各等級三角測量1萬余點(diǎn),建造測量覘標(biāo)10萬多座,提供各種測量數(shù)據(jù)5000多萬組,獲得近半個中國的大地測量控制成果,用血汗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lán)圖。

        現(xiàn)在,測遍中國每一寸國土的夢,依然未停。

        大地雄心,繼續(xù)在倔強(qiáng)而執(zhí)著地跳動著。

        01

        天與地 雪和沙

        在極限環(huán)境里工作,是我們國測一大隊測繪隊員的本分。

        ——一名老測繪員

        “我們干的工作,是天和地之間的大活”,一位老隊員說:“再說細(xì)點(diǎn),就是四句話:堅守在荒天野地,生活是幕天席地,工作中戰(zhàn)天斗地,為祖國經(jīng)天緯地。”

        狂風(fēng)席卷著冰雪砸在任秀波的臉上,眼前一片模糊,氣溫是零下30多攝氏度,已經(jīng)走了7個小時,他的臉失去了知覺,腿也麻木得不聽使喚,腳下的冰爪仿佛凝固在崖壁上,使盡渾身的力氣才能挪動一步。

        這是2005年5月21日,海拔7700米,珠穆朗瑪峰北坡。一個26歲的青年身背十幾公斤的重力測量儀器,正在艱難地攀登。

      微信圖片_20201209223945.jpg?x-oss-process=style/w10
      隊員們在練習(xí)攀冰

        雖然到一大隊只有7年,但是長期的野外測繪作業(yè),已讓任秀波習(xí)慣了面對身體和環(huán)境的極限。進(jìn)隊的時候,任秀波就聽老隊員說過:“在極限環(huán)境里工作,是我們國測一大隊測繪隊員的本分?!?/p>

        這些年里,任秀波盡了本分,他經(jīng)歷的極限不算少。

        一次在藏北無人區(qū),暴風(fēng)雪夜里,車壞了,他和老隊員一起,30多個小時沒吃東西,在冰原上走了40多公里,成功求生,不但又回去救出了隊友,還完成了重力測量任務(wù);

        還有一次在西藏阿里,在海拔5000多米的甜水海測量點(diǎn),強(qiáng)烈的高原反應(yīng)讓任秀波虛脫了,嘔吐了兩天,胃里的東西吐完之后,居然開始吐血。為了不影響作業(yè)進(jìn)度,他硬是挺到48小時聯(lián)測結(jié)束之后,才下撤到新疆葉城。

        以往每一次面對極限,年輕的任秀波總有強(qiáng)大的信心,他相信自己能扛過去,就像那些經(jīng)歷過同樣極限的老隊員一樣。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因為沒有老隊員經(jīng)歷過。就是在全世界,也沒有專業(yè)測繪人員,到過如此高的海拔高度。

      微信圖片_20201209223959.jpg?x-oss-process=style/w10
      珠峰測量開始登頂

        云朵在腳下飄動,不遠(yuǎn)處的珠峰峰頂雪白而圣潔。離天如此之近,腳下依然是祖國的大地。任秀波仰望蒼天,雙腳發(fā)力,可背上的儀器卻重逾千斤。

        在海拔6500米以上,任秀波已經(jīng)待了40多天。他的臉已被強(qiáng)烈的紫外線灼傷,成了棕褐色,有多處開裂;他的身體極度消耗,嚴(yán)重營養(yǎng)不良,體重下降了20多斤。

        這么多天的適應(yīng)、等待和忍耐,就是為了把測量延伸到祖國大地的頂端,延伸到世界之巔。

        重新精確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程,是中國測繪人的夢想。極度虛弱的任秀波不甘心,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走到下一個宿營地,但是他要試一試,拼死也要試一試。

      微信圖片_20201209224016.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中國珠峰測量隊的隊員們整裝待發(fā)

        面對極限,任秀波超越了自己。在極度缺氧和暴風(fēng)雪中,任秀波一步一步走到了海拔7790米的2號登山營地。

        當(dāng)其他登山隊員因為極度疲勞都躺在帳篷里休息時,任秀波卻在帳篷外,冒著暴風(fēng)雪,喘著粗氣,在沒有任何供氧設(shè)備的情況下,架起重力儀,測出重力值,并用GPS接收機(jī)測量了該點(diǎn)的三維坐標(biāo)。

        從此,共和國測繪史上誕生了新的高度——7790米。這也是世界測繪史上新的高度。

        幾天后,記者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見到了任秀波。他說:“我盡了國測一大隊隊員的本分”。

        本分!很簡單的一個詞。

        對國測一大隊的隊員來說,這個詞,意味著當(dāng)你面對極限、面對艱辛、面對困難、面對危險的時候,絕不退縮。這個詞,還意味著必須要習(xí)慣在天地之間的任何地方工作,不管這個地方是冰雪荒山,還是黃沙大漠,是高山峽谷,還是海島礁盤,是水鄉(xiāng)澤國,還是戈壁草原……

        在地溫高達(dá)60多攝氏度的新疆火焰山中,大地如蒸籠,一天喝20斤的水,隊員們依然感覺焦渴難忍,頭暈眼花;

        在寒冬中的北疆阿勒泰山區(qū),最冷時溫度達(dá)零下45攝氏度,隊員們操作儀器,為了保持觀測精度,卻不能戴手套;

        在阿爾金山里,黑蚊子云霧般地圍著人和牲口叮。一匹白馬轉(zhuǎn)瞬間叮滿蚊子,成了黑馬,黑馬在地上打個滾,死蚊子的血又把黑馬染成紅馬;

        在中國海拔最低的吐魯番艾丁湖,海拔負(fù)154米,溫高風(fēng)大,測繪隊的一頭駱駝被大風(fēng)刮跑,追了近100公里才找到;

        在遠(yuǎn)離祖國2萬公里的南極冰原,為了填補(bǔ)我國南極測繪的空白,隊員們?yōu)榱藥讉€數(shù)字,在大雪中堅守4天4夜;

        在可可西里,泥濘的沼澤充滿危險,一輛車一天陷了30多次,挖了30多次,一整天只走了3公里;

        在藏北無人區(qū),因為缺氧,隊員頭疼欲裂。為了止疼,隊員把頭卡在鋼架床的床頭鋼管之間,這樣卡住,外面一疼,里面的疼就不覺得了……

        有一年,一組8名隊員在塔克拉瑪干南緣作業(yè)。每天觀測時,毒蚊子成群結(jié)隊如轟炸機(jī)般在隊員頭頂盤旋。一次,累極的隊員們在紅柳灘夜宿,剛一著地便睡熟了,等到天亮爬起,每個人渾身上下被蚊子叮滿了紅包,癢得鉆心。一個隊員拿干樹皮往身上一擦,鮮血直流。等到完成任務(wù)從戈壁深處走出來時,大家的臉龐都小了一圈。平均每個人瘦了11斤。

        有人說,那一段測繪成果是用88斤新鮮的血肉換來的。

        “我們干的工作,是天和地之間的大活”,一位老隊員說:“再說細(xì)點(diǎn),就是四句話:堅守在荒天野地,生活是幕天席地,工作中戰(zhàn)天斗地,為祖國經(jīng)天緯地?!?/p>

        其實還應(yīng)該補(bǔ)上一句,他們的堅守感天動地。

        02

        生與死 苦和笑

        “父親,我沒有見過你,聽說當(dāng)年你是渴死的,今天我來看你,給你送點(diǎn)水?!?/strong>

        ——吳永安

        在國測一大隊隊史室的墻壁上,我看到了一份觸目驚心的名單。這是從1954年到1989年,犧牲在野外崗位上的測繪隊員,有46人。

        犧牲者中,有的渴死、凍死、病死,有的墜下懸崖,有的掉入雪窟,有的遭遇雷擊……

        他們大多英年早逝,有的死得很壯烈,有的死得很平淡,但他們都犧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的遺骨留在了西部大地偏遠(yuǎn)的測區(qū),其中大多數(shù)連墓碑也沒能留下。

        在北京國家基礎(chǔ)地理信息中心一樓大廳里,放著一臺老式的測繪儀器,它有個名字,叫“宋澤盛儀器”。這臺儀器背后,有一個讓人動容的故事。

        在北疆阿爾泰山脈深處,有一座山名叫尖山,陡峭險峻,怪石嶙峋。1959年7月一個黃昏,國測一大隊作業(yè)組長宋澤盛,帶領(lǐng)幾名隊員,連續(xù)工作了兩個通宵,終于完成了尖山山頂?shù)臏y繪任務(wù)。

      微信圖片_20201209223629.jpg?x-oss-process=style/w10

        崎嶇山路宛如一條羊腸,緊纏在山腰上,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太疲憊了,一名隊員在下撤途中,一不小心,背上沉重的經(jīng)緯儀撞上了峭壁,立刻重心不穩(wěn),連人帶儀器向懸崖邊滑去。

        走在后面的宋澤盛一個箭步?jīng)_上去,用雙手托住下滑的隊友,使出全身力氣將隊友往上推。隊友和儀器安全了。宋澤盛的身體卻失去平衡,他腳下的碎石不斷地滑落。當(dāng)隊友們伸出援手時,宋澤盛的指尖從他們手前滑過,大家眼睜睜看著他墜落到幾十米深的山崖下。

        宋澤盛犧牲后,大家把這臺儀器以他的名字命名,爭相使用,以此來表達(dá)對他的懷念和敬仰。

        犧牲者當(dāng)中,有一個人是被土匪殺害的,他的故事至今讓人揪心不已。

        1963年7月,在甘肅南部的臘子口大山中,鐘亮其遭五六個土匪圍堵綁架。土匪逼問測量組駐地,嚴(yán)刑逼供中,鐘亮其眼被打瞎,身中數(shù)刀。為了小組安全,他寧死不屈,只字不吐,慘遭土匪殺害。一個星期后,隊員們在白龍江邊的沙灘上,發(fā)現(xiàn)了鐘亮其遍體鱗傷的尸體。幾個月后,這些土匪被抓獲,世人才知道了鐘亮其犧牲的經(jīng)過。

        鐘亮其是烈士的后代,家中的獨(dú)生子,犧牲時還不到30歲。

        國測一大隊年過70的老一代的測繪隊員,在接受采訪時,都會提到一個名字——吳昭璞。說起他,沒有人不掉淚。

        1960年4月底,31歲的技術(shù)員吳昭璞帶領(lǐng)一個水準(zhǔn)測量小組來到新疆南湖戈壁。

        紅褐色的沙石一望無際,烈日當(dāng)空,一具具駱駝的龐大白骨分外扎眼。天上,沒有一片云;地上,沒有一滴水。氣溫超過40攝氏度,地上的沙石更熱得燙腳。

        一天早晨,意外發(fā)生了:裝滿清水的水桶漏了。桶空了,斷水了,離這里最近的水源地在200公里外。

      微信圖片_20201209224107.jpg?x-oss-process=style/w10
      在藏北高原,每天要經(jīng)過很多這樣的冰湖

        茫茫戈壁,這意味著什么,每個人心里都很清楚。沉默中,吳昭璞做出決定,他把僅有的水囊遞給一位年輕隊員:“必須馬上撤離,你們兩人一組,認(rèn)好路線輕裝外撤,我留下看守儀器資料,等著你們帶水回來?!?/p>

        “這樣不行,你太危險……”有隊友想爭辯,被吳昭璞制止,“大家早一分鐘走出戈壁,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p>

        隊友們依依不舍地走了。他們竭盡全力,3天后回來了。

        等他們找到吳昭璞時,被眼前悲壯的情景震撼——

        帳篷里所有的牙膏吃光了,所有的墨水喝干了。吳昭璞口含黃沙,十指深深插進(jìn)沙土。身高1米7的吳昭璞,已干縮到不足4尺;原本英俊帥氣的小伙兒,武漢測繪學(xué)院的高材生,如今靜靜地躺在戈壁灘頭。

        他的手表,還在滴滴答答地走著。

        他的身后,資料整理得整整齊齊;他沾滿汗?jié)n的衣服,嚴(yán)嚴(yán)實實地蓋在測繪儀器上。

        他最后告別為之奮斗的測繪事業(yè)時,是多么戀戀不舍。

        這一天正好是5月1日,是勞動者的節(jié)日。

        隊友們心如刀絞。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3斤紅毛線。

        這是幾周前,他在鄯善縣城買的。當(dāng)時就要進(jìn)戈壁了,遇到集市,吳昭璞想給遠(yuǎn)在湖南農(nóng)村老家的妻子和還沒出生的孩子買點(diǎn)東西??吹竭@個紅毛線,他很喜歡,就問了價錢??墒堑曛饕豢此拇虬?,“遠(yuǎn)看像討飯的,近看像逃難的”,就不客氣地回了一句:“你買不起就別問?!?/p>

        吳昭璞沒有動氣,他只是回了一句,“你有多少毛線,我全買了?!?/p>

        帶著3斤紅毛線,吳昭璞進(jìn)了戈壁,再也沒有出來。后來,這3斤紅毛線,被隊友寄回了他的湖南老家。

        多年以后,吳昭璞的遺腹子吳永安長大了,他來到位于西安的國測一大隊。當(dāng)年吳昭璞的隊友,一看到永安身上穿的那件鮮紅的毛衣,眼淚就忍不住掉了下來。

        他們都認(rèn)識,這件毛衣上的毛線就是當(dāng)年那3斤紅毛線。這毛線的顏色,他們刻骨銘心。

        吳永安后來也成了一名國測一大隊的測繪隊員。他第一次去野外出任務(wù),就申請去了父親犧牲的南湖戈壁。

        在戈壁外的荒灘上,永安沒有找到父親的墓。由于道路變遷,當(dāng)時又沒能立碑,當(dāng)年埋葬父親遺骨的地方已經(jīng)成為亂墳崗。只知道是這一片,不知道是哪一個。

        永安買了兩個幾十公斤的大塑料桶,滿滿裝上水。他抱著水,撒到了亂墳崗上?!案赣H,我沒有見過你,聽說當(dāng)年你是渴死的,今天我來看你,給你送點(diǎn)水。”

        在46名犧牲者當(dāng)中,宋澤盛、鐘亮其、吳昭璞還是“幸運(yùn)”的,因為他們的名字至今被人傳誦。還有十幾名隊員,連名字也沒能留下來。只知道他曾經(jīng)犧牲,卻不知道他姓甚名誰。

        社會在發(fā)展,測繪也在進(jìn)步。條件在改善,裝備在更新,觀念在提升,自1989年至今的20年里,國測一大隊極少發(fā)生隊員犧牲的情況。

        但是,有些東西是改不了的,而且永遠(yuǎn)也無法改變。

      微信圖片_20201209224125.jpg?x-oss-process=style/w10
      隊員們在秦嶺野外進(jìn)行技術(shù)訓(xùn)練

        那些高山、荒原、大漠、戈壁……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一代代的測繪隊員,都無法逃避,必須去面對。

        還是在吳昭璞犧牲的南湖戈壁,時間是30多年后,中隊長張全德帶領(lǐng)著張朝暉等10名年輕的測繪隊員,在這里工作了42天。

        一杯早上倒的開水,晚上回來還是熱的;帶去的巧克力,很快都成了巧克力醬;連木箱也受不了這種干燥炎熱,不斷地開裂,鋪床的竹排也一根根地折斷。

        剛出鍋的饅頭,很快就能干透,一口咬下去,把牙齒能硌出血,咬過的饅頭往白紙上一按,就是一枚鮮紅的印章。只好用水沖著吃,每咽一口如同往食道里塞鋸末。

        整整42天,隊員們都成了黃風(fēng)怪。所有抬杠的話都說完了,笑話也說完了,經(jīng)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發(fā)呆。

        大漠戈壁中的生命不容易,活著的東西都讓人尊敬。有一次,大風(fēng)刮進(jìn)來一只蜥蜴??赡芴珶崃耍狎婵偸侨龡l腿著地,還不停換腿。隊員劉建是轉(zhuǎn)業(yè)軍人,他看著蜥蜴換腿,竟感覺像是在給他敬禮。他站直了,“啪”,也對著蜥蜴,回了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軍禮。

        就連蒼蠅這種小昆蟲,隊員們也覺得是個伴,不忍心傷害。

        就在作業(yè)即將結(jié)束前2天,張朝暉病倒了。因為蔬菜斷了很久,他出現(xiàn)了嚴(yán)重的缺鉀癥狀,肌肉麻痹,走路總摔跤,碗端不起來,后來連說話都困難。

        隊友們決定連夜把他送出去。開了一夜的車,中隊長張全德抱著張朝暉,怕他昏迷太久,就高聲吼起秦腔。

        張朝暉至今還清晰地記著那段秦腔聲,大嗓門,不著調(diào),但是每次想起來,心里暖和。

        長時間跟野外隊員在一起,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一些秘密:每個隊員都會抽煙,因為孤獨(dú)和寂寞;很多人也要用衛(wèi)生巾,因為長期在高原,幾乎人人都有輕重不同的痔瘡……

      微信圖片_20201209224144.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中國珠峰測量隊沖頂分隊的隊員們

        對于在野外的測繪隊員來說,什么是幸福?

        每天早上起來,能用熱水洗把臉,吃個熱飯;出測回來,能及時喝上一杯熱水,這就是幸福。

        今年剛加入一大隊的王濤第一次來西藏,他把感受寫成一首詩,第一句是:“以前總對生活要求太高,現(xiàn)在只要給我四面墻,房頂不要都行?!?/p>

        長時間在野外,沒有發(fā)錢的機(jī)會,更沒有花錢的機(jī)會。每當(dāng)發(fā)工資的時候,測繪隊員都會感到幸福,因為半年到10個月的工資會一次性發(fā)給他們。

        當(dāng)然,最大的幸福還是能順利完成測量任務(wù),辛苦沒有白搭,汗水沒有白流,心血沒有白費(fèi)。

        雖然很苦,但是測量隊員們早已習(xí)慣了苦中作樂,苦中找樂,苦中品樂。

        隊員王文勝的感受很有代表性:“我們工作雖然有點(diǎn)苦,但是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壯美風(fēng)景,這些經(jīng)歷誰能有?!?/p>

        同樣重要的是,跑野外鍛煉人的性格,讓男人肩膀更寬,心胸更開闊。

        “在城里勾心斗角,未必是幸福;在野外戰(zhàn)天斗地,未必不是幸福。”

        03

        先與后 變和守

        凡是苦活、累活、重活、危險的活,干部先,隊員后,老隊員先,新隊員后。

        ——國測一大隊不成文的軍規(guī)

        不了解國測一大隊的人,總是好奇一件事:為什么活再苦、再累、再重、再危險、再艱難,這支隊伍都拿得下來,而且出色地完成?

        跟隨他們在青藏高原走了100多天,記者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這支隊伍有一種獨(dú)特的、代代相傳的團(tuán)隊氣質(zhì)。

        這種團(tuán)隊氣質(zhì)始于干部,又影響到每個隊員,逐漸演變成國測一大隊的內(nèi)在氣場和工作哲學(xué)。內(nèi)在氣場的核心也是干部,工作哲學(xué)則體現(xiàn)在先與后、變和守兩對關(guān)系上。

        凡是苦活、累活、重活、危險的活,干部先,隊員后,老隊員先,新隊員后,這是國測一大隊不成文的軍規(guī)。軍規(guī)雖然從來不成文,但已經(jīng)自然而然地融入進(jìn)每個人的血液。必須遵守,沒有例外。

        干部上了,隊員們不自覺地,會跟著干部上。當(dāng)隊員逐漸也變成干部,就會有新的隊員,也跟著他上。

        張朝暉至今還記得1986年黃河支流上的一個情景:小組在甘肅劉家峽水庫作業(yè),要越過黃河一條較大的支流,才能到測量點(diǎn)上。組長是40多歲的趙景昂,他二話不說,把衣服脫下來,跳進(jìn)河里,要游泳過去??伤芗?,他一下被沖走了十幾米。爬回岸上后,他讓大家把皮帶接起來。他拉著皮帶先游過了河,然后從附近老鄉(xiāng)家借了兩個梯子回來。他把梯子搭起來,跳進(jìn)水中,舉起梯子,讓大家從梯子上爬過了河。

        這是真正的人梯,張朝暉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個畫面。

        王文勝也忘不了第一次進(jìn)藏作業(yè)的情景。中隊在珠峰大本營開會,分配測量任務(wù)。最難的一個測量點(diǎn)叫三七點(diǎn),海拔超過6000米,要穿越絨布冰川,還要在點(diǎn)上堅守好幾天,非常艱苦和危險。

        會開得很短,中隊長劉志良也不善言辭。他說:“誰是黨員,哦,王忠良是,那好,你和我,咱們倆上三七點(diǎn)?!?/p>

        “以前以為這是電影里的鏡頭,但是它就在我身邊,很簡單,很平常”,王文勝說:“一大隊的人都樸實,沒什么大話,但是真干活,也真出活。”

        在國測一大隊,不管你什么職務(wù),什么學(xué)歷,只要有活來了,所有人都一起上,沒有人例外。

        2005年珠峰復(fù)測,一大隊的領(lǐng)導(dǎo)干部都沖在一線。大隊長岳建利擔(dān)任珠峰高程測量現(xiàn)場總指揮,在珠峰大本營的兩個多月時間里,隊員們輪流乘車去百公里以外的定日縣洗澡、打電話,岳建利卻一直堅守崗位,寸步未離。

      微信圖片_20201209224216.jpg?x-oss-process=style/w10
      海拔5700米的珠峰交會測量

        2005年5月13日,記者跟蹤采訪珠峰復(fù)測行動時,在從海拔6500米的前進(jìn)營地撤往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的途中,遇到了國測一大隊副大隊長陳永軍。

        他告訴記者,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jìn)營地,登頂測量要用的覘標(biāo)上的冰錐斷了,情況緊急。預(yù)計兩三天后隊員就要沖頂了,馬上要用覘標(biāo),陳永軍決定自己連夜把冰錐送上去。

        在深夜里攀登到海拔6500米,相當(dāng)危險。其實,陳永軍可以讓更年輕、體力更好的隊員承擔(dān)這個任務(wù),但是他寧可自己受苦?!拔沂歉标犻L,這是我的本分?!?/p>

        陳永軍靠著頑強(qiáng)的毅力,9個多小時徒步16公里,深夜12點(diǎn),把冰錐及時送到了前進(jìn)營地,保障了珠峰沖頂順利實施。

        面對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新時代,在國測一大隊的工作哲學(xué)中,變與守的平衡始終是隊領(lǐng)導(dǎo)最關(guān)注的。

        一方面,國測一大隊堅持變:跟蹤世界最新的科技手段,更新科技裝備,改革管理機(jī)制,同時大力提倡和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

        比如這幾年的西部測圖工程,國家測繪局要求零傷亡,每一部車的位置北京指揮部都知道,必要時可以棄車,保人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面,國測一大隊堅持守:團(tuán)隊氣質(zhì)不能變,協(xié)作精神不能變,嚴(yán)謹(jǐn)作風(fēng)不能變……

        “這就好比水準(zhǔn)測量”,國測一大隊黨委書記劉鍵說,1975年他剛進(jìn)隊,當(dāng)時一個水準(zhǔn)小組一年只能測200公里;現(xiàn)在科技水平提高了,一年能測1000公里。

        但是有兩點(diǎn),一是水準(zhǔn)測量方法沒變,依然要靠步行完成,依然是儀器前后每距35米架一個標(biāo)尺,一個點(diǎn)測完再步行70米到下一個點(diǎn);二是全國12萬公里長的基本水準(zhǔn)線沒變,不論科技水平如何提高,這些路都是不能省的,還得靠隊員徒步,而且必須是往返。

        “既然方法沒變,路沒變,那很多東西也不能變?!?/p>

        04

        大與小 國和家

        “我們測繪隊員好比候鳥,綠葉發(fā)的時候出征,樹葉黃的時候歸來?!?/strong>

        ——岳建利

        有的英雄在槍林彈雨中造就,有的英雄在波譎云詭中磨煉,有的英雄只是默默用雙腳丈量著中華大地。

        你問國測一大隊的隊員,你愛測繪嗎?十有八九都會用陜西方言告訴你:“有啥愛不愛的,干活就是咧!”

        這是他們的可愛之處,不會說大話,更不會唱高調(diào)。但是國家任務(wù)來了,他們卻沒二話,不講條件,不講困難,不講代價,拿著包就出發(fā)。

        測繪隊員張述周的妻子史玉萍感慨地說:“國測一大隊的人怎么都跟中了魔一樣,國家一有任務(wù),老婆孩子就不管了,說走就走?!?/p>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們心里其實都有一桿秤,分得清什么大,什么小,什么重,什么輕,誰也不說,誰都知道。

        一大隊的人平時都很平凡,但是一有國家任務(wù),特別是帶有艱苦性、危險性的工作時,沒有人會退縮。如果換做某些地方的隊伍,可能會因為太難太苦,錢又不多,選擇不干。但是,在一大隊的字典里,沒有退縮這個詞,從上到下,都是好漢。

        中隊長尚小琪,孩子剛出生第一年,他外業(yè)工作10個月;孩子2歲這一年,他外業(yè)工作8個月;孩子3歲這一年,他外業(yè)工作7個半月……妻子摔傷骨折,他也沒回來,受傷的妻子還得自己照顧年幼的孩子。

        “我也想回去,但是不能”,尚小琪說,野外作業(yè)是一個集體工作,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分子。

        有隊員出外業(yè)時曾遇到父親去世,這樣的事,如果提出來,肯定讓他走。但是他沒有提,因為他知道,一個蘿卜一個坑,一個人走了,小組就會停擺,任務(wù)就可能完不成了。

        “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工作第一,任何個人和家庭的任何事情,都要等到工作完成之后,再想辦法補(bǔ)救?!边@是國測一大隊第二個不成文的軍規(guī)。

        這個看似不近人情的軍規(guī),大家都會遵守。因為每個隊員深知:測繪工作的性質(zhì)決定,外業(yè)有時間要求,有費(fèi)用限制,不能耽擱,要完成只能犧牲家庭,沒有第二個選擇。

        “我也想有第二個選擇,但是沒有?!边@是國測一大隊隊員經(jīng)常給家人說的一句話。

        當(dāng)國和家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唯一的選擇就是:國大家小。

        “有時真覺得苦,有時也覺得愧對家人”,一名隊員說,“但是衛(wèi)星升空、神舟飛天、新建工廠和新修鐵路都離不開我們,我們?nèi)ミ^的地方很快會有新的建設(shè),人們使用的地圖上有著我們的心血,想到這些,我就找到了人生的價值。這工作,國家需要,人民需要,我們干這個工作,不丟人,有意思。”

        的確,測繪者的身影無處不在,但測繪者的身影又都隱在暗處?!白咴邶堫^,位在龍尾”,就是對測繪工作的形象比喻。很多耳熟能詳?shù)墓こ唐鋵嵍茧x不開國測一大隊的支持:青藏公路,西氣東輸,磁懸浮,天津港,珠港澳大橋,杭州灣大橋……但是談?wù)撈疬@些工程,卻很少有人提起國測一大隊。

        “還有人把測繪隊員稱為‘幸福使者’”,國家測繪局副局長宋超智說,因為測繪隊員一來,這個地方就要搞建設(shè)了;有了建設(shè),當(dāng)?shù)氐睦习傩丈顣兒茫€不幸福嗎?但測繪的性質(zhì)決定,測繪隊員注定是一個給人幸福的先行者,而不是幸福的最先品嘗者。

        測繪隊員在野外很寂寞。

        寂寞確實很痛苦,比寂寞更痛苦的是對親人的思念。出外業(yè)時,測繪隊員的電腦背景,幾乎毫無例外,都是家人的照片。

        幾乎所有隊員,都愛聽這首歌,也怕聽這首歌——《故鄉(xiāng)的云》。

        “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飄泊;我曾經(jīng)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那故鄉(xiāng)的風(fēng),和故鄉(xiāng)的云,為我撫平創(chuàng)傷?!?/p>

        聽這首歌,會想家,想家里的人;但聽著聽著,“歌詞就像刀子,扎進(jìn)心中最柔軟的地方?!?/p>

        每個測繪隊員,幾乎都毫無例外,心里有同一種創(chuàng)傷——對家庭的感謝和歉疚。

        “我們測繪隊員好比候鳥,綠葉發(fā)的時候出征,樹葉黃的時候歸來。”岳建利說,隊員們一般春天離開家,在每年臘月中下旬才能趕回來。

        “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不吵架也是不可能的”,家屬史玉萍說,但是每次丈夫回來,都忙著干這干那,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接送孩子……一個大男人,幾乎什么家務(wù)都做,那種殷勤和關(guān)懷,又讓自己感動。

        其實,國測一大隊的隊員都是如此,他們對家庭的責(zé)任感很強(qiáng)。

        作為一個測繪隊員,他們的時間乃至生命都被硬生生的分割成兩半。一小半給了自己的小家,一大半給了祖國這個大家。

        他們對此沒有選擇,有的只是熱愛。兩個家同樣熱愛。

        每年開春,他們都會經(jīng)歷同樣一場煎熬,離開溫暖的小家,投身到祖國的大家中。

        當(dāng)他們在荒原曠野和荒山野嶺上默默豎起測量桿的時候,也同時樹起了自己的精神標(biāo)桿和人生標(biāo)桿。

        有的英雄在槍林彈雨中造就,有的英雄在波譎云詭中磨煉,有的英雄只是默默用雙腳丈量著中華大地。

      (責(zé)編: 李雨潼)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