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揄拍自拍首页,久久国产综合91,久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vr,久久综合久久无码

  • <rp id="b40sa"><menu id="b40sa"></menu></rp>
  • <table id="b40sa"><p id="b40sa"></p></table>

    <table id="b40sa"></table>

  • <progress id="b40sa"></progress>
      <var id="b40sa"><track id="b40sa"><ins id="b40sa"></ins></track></var>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八閩千姿)“舟”游福州

      發(fā)布時間:2024-04-07 11: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4月6日電 題:“舟”游福州

        作者 葉秋云

        乘著一艘微動力龍舟,自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公園內河游碼頭出發(fā),沿著西湖公園往白馬河方向緩緩而行。

        “坐在龍舟上,換了個角度看福州,更美了?!苯眨俗恿堉壅归_福州內河游的許美云贊不絕口,“蔚藍的天空、綠意盎然的榕樹、兩岸的河景與飛翔的鷺鳥,美不勝收”。

        西湖—白馬河—東西河航線2023年4月29日啟航,是福州城內首條湖河互通的游船航線。從西湖通往白馬河,需要經過有著“水上電梯”之稱的福建省首個內河過船閘,這是“舟”游福州的獨特體驗。

        舟在水上行,人在畫中游。白馬河兩岸總能看到市民在悠閑漫步,在下棋、跳舞,或是攀談閑聊,怡然自得。西湖書院、芳華劇院、芍園壹號文化創(chuàng)意園、白馬河公園、黎明湖公園等福州地標與景區(qū),更是一一撲入眼簾。

        福州城區(qū)內河縱橫交錯,東西南北交織成網,形成白馬河、晉安河、磨洋河、光明港、新店片區(qū)、南臺島六大水系,涵蓋一百余條內河。有老福州感嘆,這些內河水系見證著福州城市的延伸和拓展,積淀著歷史的情感和記憶,也承載著人民的生息和繁衍。

        “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市垂簾。蒼煙巷陌青榕老,白露園林紫蔗甜?!惫湃藢懴碌脑娋?,是福州內河兩岸風光的生動寫照。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內河水環(huán)境不斷惡化。

        引閩江水沖污,組建聯(lián)排聯(lián)調智慧管理體系,探索構建河湖系統(tǒng)治理長效機制,堅持水岸同治……福州為內河水系治理步履不停。

        “要不是福州內河治理得好,哪里有內河游?”得益于內河游的興起,在福州土生土長的王淳從開船出海,轉行做起了內河游船駕駛員。

        “福州自古以來就是‘水文化’非常發(fā)達的城市,人們依水而居、伴水而行?!?月3日,福州市水務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運營專員卓映羽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舟”游福州,不僅展現(xiàn)內河治理的成效,而且讓游人切身感受到如今內河的“水清、河暢、岸綠、景美”新圖景。

        2023年以來,福州又不斷加大對內河旅游項目及文化資源開發(fā),著力打造水上“福道”,營造豐富多樣的生態(tài)休閑環(huán)境。

        目前,福州開通西湖公園碼頭——黎明湖公園碼頭,溫泉公園碼頭——河口碼頭,溫泉公園碼頭——晉安湖公園碼頭,南公園碼頭——瀛洲河碼頭等多條精品“福舟”悠游線路。

        為豐富和提升游客體驗感,福州還根據內河航線功能及特點,充分融合屏山、鎮(zhèn)海樓、三坊七巷等閩都文化特色,量身定制新型客船“福船”、微動力龍舟、傳統(tǒng)小型游樂龍舟等新型游船。

        “福州是一個龍舟文化非常濃厚的城市?!弊坑秤鹫f,游船的設計結合傳統(tǒng)福州龍舟的一些元素,寓意藏龍臥虎;福州市也以“內河+節(jié)假日”的形式,不定期舉辦龍舟巡回賽、新春尋福、水上槳板、水上航模等主題活動,將歷史、民俗融入其中,打造沉浸式內河歷史文化體驗。

        如今,內河已成為福州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也成了福州城市旅游的重要資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縮影。2023年10月,福州榮膺首屆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城市獎(上海獎),成為中國唯一獲此國際殊榮的城市。

        福州市水務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福州市將持續(xù)拓展內河游經營業(yè)態(tài),打造山水城市新名片,吸引更多人深入體驗內河生態(tài)成果、暢享山水城市獨特魅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